魯濱遜漂流記

5A 陳王山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開山之作,航海探險小說的先驅。小說仔細描寫不同的勞動過程,包括在荒島上種麥稻,做木板,制陶器和造木船等,吸引不同歷史背景的讀者。

當然,勞動是可貴的精神,勞動的成果更鼓舞我們青少年讀者,同時,又可以學會求生技巧,生活態度,例如,如何在苛刻的環境下自製麵包,製造陶器。這一些,都是我們二十一世紀青少年很少擁有的技巧和知識。

當然,單憑這些仍然無法滿足現代人的胃口。在講求效率,成果導向的社會裡,讀者希望,更多的是來自現實生活上的「乾貨」,學而致用。

其實,《魯濱遜漂流記》是現實主義不折不扣的精神糧食。主人翁魯濱遜本身就是一個行動主義者,一個永不疲倦的現實主義行動者。他不屑守成,敢於開拓,不甘於平庸,有實幹精神。正因如此,與現今追求敢於行動,敢於創新,敢於務實,敢為人先的互聯網加精神不謀而和。同時,主人公總是以一個經濟人的思想考慮和思量周圍的人和事物,在島嶼上,他像資本家一樣建立自己的「事業」,並修籬築牆,保護他的財產。在他心目中,人與人的關係是「契約關係」,「借貸關係」和「主僕關係」。例如,他把摩爾少年佐立和星期五視為他的私人財產。捫心自問,我們不鼓吹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單只看成利益。反而,我們希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成為利益的粘合劑。必須主次分明。現今,金錢掛帥的年代,在資本家的眼裡,擁有的,不管是虛的,實的,看得見的,摸不著的,都是他們的財產。也可以這麼說,這本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就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我們不生產八卦,也不添鹽加醋。我們只是事情的搬運工。《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傑作,他可以讓時隔將近三百年的現代讀者產生共鳴,讓一個不同生活背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讀者產生興趣。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攫取,也能夠從中反思!我們學習現實主義者永不疲倦,奮鬥不息的精神;我們學習不屑守成,敢於開拓,敢於面對困難的精神,我們學習在緊要關頭,保持清醒,理智,冷靜的危機處理方式。我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反思人與人和利益之間的關係;我們反思早期西方資本主義殖民者擴張的行為。

假若,我只能夠收藏一本書,那它就是《魯濱遜漂流記》。

(2015-2016中英文閱讀報告比賽高中中文組冠軍)

 

香港模式

4A 唐子原

花無百日紅。不可否認的是,香港作為曾經無比繁榮與發達的經濟中心,已經在逐漸走下坡路了。也許很多人質疑我這種說法,但是,由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編寫的《香港模式》一書,透過對於香港這個城市企業、政策、政府運營模式、社會秩序、市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發現及分析了香港自97回歸以來不斷受到的挑戰中屢屢失利的原因;解釋了不斷出現的社會爭議及社會分歧到底有何而生,俄日和愈演愈烈;詳細闡述了為甚麼原有的發展模式在近一二十年逐漸失效等問題。生動形象而又深入人心的表現出了香港在當下面臨的困境,令普通人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香港。下面, 我就跟著作者的步伐,從頭至尾分析一番此書的結構與內容。

第一部分,作者分析了香港企業的模式與現狀。作者分別詳細闡述了過去的企業的運營模式及興盛原因,以及之所以不在符合當下時代需求的原因。在過去,由於勞動力充足且廉價,加之香港本身具備的國際性,既與國際接軌程度較高,香港首先以代工的身份出現在國際市場,負責加工生產。由於對於技術的要求低,不少曾經工廠中的技工走出工廠,開設自己的小廠家,因而有大量山寨廠、家庭工廠出現,形成濃郁的創業氛圍。大廠透過外判承包、包工、外發等手段向小廠提供訂單,使得相關當時的生產行業極具彈性,十分滿足國際市場的需要。然而,在70年代,逐漸出現了勞動力減少和運營成本上升的問題,不過被那段時間出現的大量非法移民掩飾了問題的本質;80年代出現了去工業化運動,再次通過北遷珠三角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是實際生產技術的提升和開拓技術要求更高的產業升級行為並未隨之而生。在去工業化的過程中,香港與大陸形成了前店後廠的經濟模式,完成了從生產行業為主導到以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模式,勞工被迫轉行。加上整體行業地理上的遷移,創業空間減少,香港社會經濟結構的多元性被削弱。雖然港廠的產能大大提升,但是在社會層面上的衝擊卻十分嚴重。 閱讀全文〈香港模式〉

我是馬拉拉

5A 鄧嘉怡

讀《我是馬拉拉》讀得心酸。一個15歲的女孩,年齡與我們相仿,她本該享受教育,卻要面對殘酷的戰爭,背負那些一個15歲的少女都不應該背負的責任。

讀她的文字,還帶著15歲少女的稚嫩和青澀。和多數少女一樣,她有好勝心,會和弟弟吵架,會和好友聊秘密……在她身上能找到同齡人的共鳴。但同時,她又有超乎同齡人的成熟和果敢。面對不公的社會環境、權利受剝奪、遭受塔利班的威脅,她保持著勇敢和質疑。她質疑從小生活的國家,質疑政府,質疑殘忍可怕的塔利班,更難得的是她會為了這些質疑奮勇而起,向外界傳達自己的心聲,爭取自己的權利。我十分欣賞她的勇氣,別說是大她兩歲的我,即便是年過半百、閱歷豐富的成年人也未必有她這樣的勇氣。在現今社會,勇於表達自己心聲,為自己爭取權益的仍只是少數人。所以馬拉拉的做法才更難能可貴。

除了馬拉拉,我也十分欣賞她的父親,一個不畏強權的男人,同時也是馬拉拉的學習榜樣。我欣賞他,不僅因為他主動發聲抵制不公,也不僅是因為他在那樣毫無女權的環境中仍全力支援馬拉拉,同時也是因為他對馬拉拉說過的一番話:「不要只學會如何贏,試著學會如何輸。」這番教育馬拉拉的話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和馬拉拉一樣好勝,無論是成績還是比賽都要爭第一,做最好,輸了會極其失落、難過。但原來很多時候輸也一樣重要,因為輸教會我們的其實比贏更多。能承受多大詆毀,就能接受多大讚美。接受得了失敗,才能承受得起勝利的桂冠。 閱讀全文〈我是馬拉拉〉

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

2B 李清妍

它如同一個孤島,昏暗,破敗,人們給它釘上了很多標籤——「危險」、「黑暗」、「非法」……這樣一個另類的存在,在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中,卻充滿著希望與生機。這座黑暗的孤島叫做「重慶大廈」。

重慶大廈中充斥著各國人種,他們大多數來自東南亞,非洲等貧窮的地方。他們在香港有著一份底薪的工作,而在他們的家鄉,卻可能被稱為「富人」。他們在香港,有的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月薪卻只有三千港元。這些在香港生存的下層社會的人們,通過作者的描寫,在我看來,他們對人生充滿著無奈與希望。或許他們努力了一生所獲得的成果,也只是很多人出生時便擁有的。這種現象,被稱為「不公平」。

在書中,我最能讀懂的便是「不公平」。文中有一個情節我印象很深刻:作者是香港大學某一學系的教授,他住在大學中舒適的公寓裏。某一日,他在採訪一位來自東南亞的打工者時,打工者問他:「我什麼時候也能住在像你所住的公寓裏?」這個問題讓作者的心顫抖起來,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果他回答最真實的答案,那麼很可能會讓眼前的年輕人失去人生的希望。在重慶大廈裏的住客中,很多人從出生時,便已經能預測到他們人生的結局。而試著改變結局的印度人、非洲人、東南亞人……聚集在大廈中,努力掙錢補貼家用,或者存錢擺脫貧苦。在大廈中,有著令人厭惡的職業存在,他們為了生活,別無他法,因為自身的價值無法勝任更高的職位。他們在人們心中是卑賤的,但在他們自己心中,自己可以給貧窮的家庭帶來希望。有希望的地方便不會黑暗。

在某些方面,在重慶大廈中為了生活而拼搏的人們比那些衣冠禽獸要勵志的多。

生活在重慶大廈的人們,被我們嘲諷,厭惡,他們用著另類的方式生存,與我們格格不入。作者說:「我相信,這座黑暗的孤島很快就要被埋沒。」

或許在二十年後,我們再也不能找到重慶大廈的身影了,曾經的人們也不會再出現了。

這個社會永遠不會公平,但這樣的不公平是驅使我們向光明前進的動力。這便是書中告訴我最深刻的道理。

(2015-2016中英文閱讀報告比賽初中中文組季軍)

盛世中國

3A 程浩震

拿起這本書的那一刻,「盛世」二字進入我的眼簾,隨之而來的是小標題《中國,2013年》。本以為這本書寫的是二零一三年中國的情況,可事實卻並非如此,本書描繪的是另一個時空或者說未來的中國的昌榮盛世。

本書一開頭就寫方草地尋找一個丟失了的人,早已失蹤的一個月,整個人都變了。故事慢慢地展開,也讓我瞭解到這麼一個世界:歐美列強陷入了金融危機,難以自救,而中國則靠著強大的能力,在危難中獨善其身,國內生產總值狂甩英美等國。旺旺收購了星巴克,李甯與阿迪達斯合併,可以說這是另一個時空的2013年,一個屬於中國的時代。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方草地尋遍大江南北,卻只找到為數不多的人擁有「嚴打」的記憶,相反,普通人卻像被吃了興奮劑一樣,無憂無慮,永遠不會記起金融危機前的那一段黑暗時光,而方草地則在這個反常的社會中苦苦尋找那一段黑暗歷史。讀到這裡,我們不禁可以想到,方草地執著地追尋那一段時光,無法融入這個新的社會是為何?所有人都不正常的幸福,又是為何?如何在歷史事實和幸福生活做一個取捨?雖說這反常的開心終有一天會破滅,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你認清現實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是痛苦的,寂寞難耐。 閱讀全文〈盛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