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模式

4A 唐子原

花無百日紅。不可否認的是,香港作為曾經無比繁榮與發達的經濟中心,已經在逐漸走下坡路了。也許很多人質疑我這種說法,但是,由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編寫的《香港模式》一書,透過對於香港這個城市企業、政策、政府運營模式、社會秩序、市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發現及分析了香港自97回歸以來不斷受到的挑戰中屢屢失利的原因;解釋了不斷出現的社會爭議及社會分歧到底有何而生,俄日和愈演愈烈;詳細闡述了為甚麼原有的發展模式在近一二十年逐漸失效等問題。生動形象而又深入人心的表現出了香港在當下面臨的困境,令普通人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香港。下面, 我就跟著作者的步伐,從頭至尾分析一番此書的結構與內容。

第一部分,作者分析了香港企業的模式與現狀。作者分別詳細闡述了過去的企業的運營模式及興盛原因,以及之所以不在符合當下時代需求的原因。在過去,由於勞動力充足且廉價,加之香港本身具備的國際性,既與國際接軌程度較高,香港首先以代工的身份出現在國際市場,負責加工生產。由於對於技術的要求低,不少曾經工廠中的技工走出工廠,開設自己的小廠家,因而有大量山寨廠、家庭工廠出現,形成濃郁的創業氛圍。大廠透過外判承包、包工、外發等手段向小廠提供訂單,使得相關當時的生產行業極具彈性,十分滿足國際市場的需要。然而,在70年代,逐漸出現了勞動力減少和運營成本上升的問題,不過被那段時間出現的大量非法移民掩飾了問題的本質;80年代出現了去工業化運動,再次通過北遷珠三角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是實際生產技術的提升和開拓技術要求更高的產業升級行為並未隨之而生。在去工業化的過程中,香港與大陸形成了前店後廠的經濟模式,完成了從生產行業為主導到以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模式,勞工被迫轉行。加上整體行業地理上的遷移,創業空間減少,香港社會經濟結構的多元性被削弱。雖然港廠的產能大大提升,但是在社會層面上的衝擊卻十分嚴重。

第二部分,作者講述了「積極不干預」政策。作者解述了該政策的本質內容和實際表現形式,並作出了古今對比。首先,積極不干預形容的是一種政商關係,是政府保持中立,令市場力量、競爭環境可以發揮最大作用。但是在港英政府的殖民時代,積極不干預中所謂的中立其實只是表像。在殖民時代,不同的以英資為主的財團在政府有意的指引下劃定了各自的投資範圍,從而形成一種利益均沾的氛圍。同時,政府通過吸納英資中的權利精英進入政府職能部門,形成了決策會議中由商政決議的狀況。這表現出了當時政治的嚴重傾向性,由殖民官僚及權利精英操控。同時,香港殖民政府應用其制度性條件及固有權利,制衡資產階級。這種高度選擇性的統治策略,在商政交流極為密切的條件下,幫助二者達成共識。這在市民眼中,政府是鼓勵競爭的角色,將繁榮的社會歸結於積極不干預政策。然而,自97回歸一來,政府喪失了原本殖民政府的超然性的同時不可避免的重新出現在了利益糾紛中。雖然中共政府有意拉攏香港的資產階級,但是卻忽略了拉攏其實並不等於方便達成共識,同時也忽略了非殖民文化對舊有建制的影響。華資崛起,利益集團公開決力。此間當時,政府卻未能及時與資產階級集團達成新秩序及推出有助於建立統治霸權的新政,加之超然性的喪失,問題變得很嚴重。但是香港整個仍舊沿用固有達到積極不干預政策,害怕其中的政治部分,使得這個關乎經濟發展的政治問題,多年來尚未進入議題。

第三部分講述了行政管理型政府的問題。作者闡述了過去的香港政府成功之處,同時指出了回歸後的問題暴露,通過分析找出來其中的原因,表達了問題之所在。過去的香港政府制管系統由公務員隊伍組成,他們善於政策之執行,細緻的管理,強調程式的正確無誤,重視效率。他們令得香港人放心、新人。然而自回歸一來,不論是SARS,亦或者是香港本身經濟泡沫破裂問題的處理上,香港公務員隊伍遠未達到公民預期期望。這個問題的本質是由於去殖民化的過程將原本超然的政府帶入社會關係中,令曾經只需要擔當行政管理的政府不得不面對實實在在的政治。加之公務員和特首協作的不協調,形成了幹要一起商量,出事了特首背鍋的古怪氛圍,甚至公務員之間也不再充分配合。作者由是認為該問題阻礙了香港的持續高速發展,有待磋商解決。

第四部分論證了諮詢式政治的局限性。作者透過古今對比,分析了整體環境的轉變對於政治的影響,在當下已不再適用,在過去,諮詢式政治實際是一種政府對於民意拉攏的手段,通過放任市民意見的自由發表,滿足其欲望,但並不一定採納,鞏固了民意的基礎也達到了不放權的目的還維持了政治的穩定。然而,其實際政策決定,是以「行政吸納政治」的方式達到的。行政吸納政治,是指吸收部分精英或集團的政治力量進入行政決策,視之為民眾的聲音,達到「保障民意」的目的。這樣的做法令得反對聲音稀少且無力。這樣做法的弊端在於有局限性,草根階層實際上難以接觸核心決策層面。之所以在殖民時代不暴露,是因為身處殖民時代,處於被統治階層,民主本身就是難以企及的。這在當時的民眾心中死心照不宣的,固沒有人拿出來說事。但自97回歸一來,香港政府超然性喪失,諮詢式政治已經從原有的成功不斷墮落,已到了崩潰的邊緣。主要原因有10點,我撿重要的說:

一:諮詢式政治的出現時基於殖民管制的政治需要。

二:議會引入代議制元素,民意代表之重要性在爭議不斷的情況下更加重要。

三:諮詢式政治的功能已轉向個人公眾形象建立以及獲取曝光機會,導致了諮詢式政治的混亂。

綜合上述所說,諮詢式政治,不論如何巧妙的修繕,其發揮最大政治效能的日子,早已過去。

最後我想詳談一點,就是港人發展條件與環境的轉變。戰後,香港政府推動彗星城市發展,新市鎮發展。以公屋為誘因,不斷吸引住在天臺屋、板間房的市區內市民進入新市鎮發展,在大量人口需求公屋的前提下這個人口轉移策略成功了。新市鎮星期,拓展了土地資源,令香港工業產業,尤其是製造業有了廉價的發展空間,故新市站周遭興起了工業產業。而這又成功解決了新市鎮居民就業及交通上的不便因素。隨著製造業的興起,人口湧入,服務業隨之而生,如工廠邊上廉價的大排檔。這由「新市鎮、公屋、工業」構成的三角反應使得人們開始展望新市鎮可以自給自足。不過,隨著時間的遷移,問題暴露。由於工資水準差異,市區與城區人口往來增加;因為教育水準上升,對於工種多樣性的需求增加,因而進行服務業的新市鎮居民在城內工作的人數上升,往來交通壓力隨之加大。交通壓力提升,而交通服務卻未能配給。其實這都只是小問題。關鍵在於,去工業化過程對於新市鎮發展的衝擊。自從製造業北遷,三角關係出現裂痕,工業一環不再牢靠。製造業遷移,人口隨之遷移,而人口遷移的速率,卻又遠大於經濟活動疏散的速率。高低端行業勞動者對於移離市中心動向緩慢。綜合上述所說,原有規劃與發展的政治策略已經不再牢靠,香港政府需要重新考慮,如何規劃城市發展與為市民提供合理的生活環境,這個問題不能再回到過去尋找答案。

通讀此書,提升了我對與香港政治、政府、社會環境、歷史發展等多方面的認識,尤其是令我瞭解到香港在繁華外衣下所暗藏的病弊。實話說,我是一個學生,對於香港的瞭解無需達到一個如此的深度。換句話說,我將來也不一定會從政,考慮一個政客要想的事情,實在有點太過超前了。然而選了這本書讀完這本書,除了知識面的拓展,更令我收益頗深的是對於表裡研究的重要性的認知。

無論甚麼事物,像是這本書談論的主體——香港,或者是每日都發生的新聞,又亦或是與身邊人的相處,參加的社交活動,大大小小。其實,當我們看它們,讀它們,聽它們,感覺它們時,我們做的事情其實只是在看「表」。舉個例子,中國的GDP年年增長,每年都提升好多百分點,看上去很美好,沒錯。但是當你去算均值、去算GDP增長對環境造成的損傷時,所謂的美好只是政府吹出來的,然而很多人卻並沒有這個意識。作為身處自由都市的一個學生,我們要做的是利用多方面的資源,去瞭解一個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單單聽別人吹牛,看記者寫的稿子。輿論之所以厲害在於人云亦云,一個人被表像迷惑時可能連帶著十個人一起犯糊塗,最終走上歧路。瞭解一個事物的本質,是明確自我思想的重要一步,也是一個重要的能力。在學習上,很多人不想學不愛學,為什麼?他們告訴我們,學數學又不能當飯吃,背古文又不能成作家,意義何在?其實,學習的意義就在於,一個人從原始人向社會人的進步,一個頭腦豐富的社會人本身的能力將會遠高於思想境界較低的原始人。我們學習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適應這個社會。

其次,我認識到的是保守的可怕性。中國人都保守,沙灘上女人不敢穿比基尼,大街上情侶不敢接吻,很多很常見。這本書中,香港人暴露出來的一個巨大問題就是對原有體制的過分信任和盲目崇拜。這使得他們忽略了時代的差異和文化的轉變,面對困境仍在沿用老路,越走越窄。保守不是錯,但過分保守一定錯。中國改革開放造就了一批富人,他們所有人都有一個特點:善於抓時機、敢於放手一搏。我爸爸在改革開放時,揣著80元從四川來到了北京,窮的差點賣血,但最後他憑藉著他俄語的特長拉起了中俄的貨運,賺了一桶金。他總說:「要是我當初待在四川那縣城裡,你現在就是個農村娃咧!看看你二叔看看你三叔……」確實,如果我爸爸不是善於找時機又敢於拼命,哪會來的今天的我?所以,在面對未來時不要過分保守,是時候就亮出你的獠牙!為了理想奮力一搏!

(2015-2016中英文閱讀報告比賽高中中文組亞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