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 陳王山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開山之作,航海探險小說的先驅。小說仔細描寫不同的勞動過程,包括在荒島上種麥稻,做木板,制陶器和造木船等,吸引不同歷史背景的讀者。
當然,勞動是可貴的精神,勞動的成果更鼓舞我們青少年讀者,同時,又可以學會求生技巧,生活態度,例如,如何在苛刻的環境下自製麵包,製造陶器。這一些,都是我們二十一世紀青少年很少擁有的技巧和知識。
當然,單憑這些仍然無法滿足現代人的胃口。在講求效率,成果導向的社會裡,讀者希望,更多的是來自現實生活上的「乾貨」,學而致用。
其實,《魯濱遜漂流記》是現實主義不折不扣的精神糧食。主人翁魯濱遜本身就是一個行動主義者,一個永不疲倦的現實主義行動者。他不屑守成,敢於開拓,不甘於平庸,有實幹精神。正因如此,與現今追求敢於行動,敢於創新,敢於務實,敢為人先的互聯網加精神不謀而和。同時,主人公總是以一個經濟人的思想考慮和思量周圍的人和事物,在島嶼上,他像資本家一樣建立自己的「事業」,並修籬築牆,保護他的財產。在他心目中,人與人的關係是「契約關係」,「借貸關係」和「主僕關係」。例如,他把摩爾少年佐立和星期五視為他的私人財產。捫心自問,我們不鼓吹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單只看成利益。反而,我們希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成為利益的粘合劑。必須主次分明。現今,金錢掛帥的年代,在資本家的眼裡,擁有的,不管是虛的,實的,看得見的,摸不著的,都是他們的財產。也可以這麼說,這本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就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我們不生產八卦,也不添鹽加醋。我們只是事情的搬運工。《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傑作,他可以讓時隔將近三百年的現代讀者產生共鳴,讓一個不同生活背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讀者產生興趣。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攫取,也能夠從中反思!我們學習現實主義者永不疲倦,奮鬥不息的精神;我們學習不屑守成,敢於開拓,敢於面對困難的精神,我們學習在緊要關頭,保持清醒,理智,冷靜的危機處理方式。我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反思人與人和利益之間的關係;我們反思早期西方資本主義殖民者擴張的行為。
假若,我只能夠收藏一本書,那它就是《魯濱遜漂流記》。
(2015-2016中英文閱讀報告比賽高中中文組冠軍)